嘉峪关政务服务网英文 | 中文
丝路嘉峪关| 魅力嘉峪关| 欢乐嘉峪关| 人文嘉峪关| 民生嘉峪关| 转型嘉峪关| 影像嘉峪关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文嘉峪关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峪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推介 ——嘉峪关大轱辘车制作技艺
来源:        日期:2024-01-20

        轱辘车以其轱辘大、结构科学合理、坚固、实用经济而闻名遐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大轱辘车仍是农田运输、短途运输乃至长途运输的主要工具,随着公路运输和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到80年代初,这种车才被淘汰。大轱辘车由车轮、车轴、车排组成。车轮和车轴用榆木制造,车排用杨木或松木制造。车轮为双轮,车轮由车毂和九辋十八辐组合而成。这种车的主要特点是轴长轮高、适于在戈壁沙漠上行驶、颠簸轻,是当地古代最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据说当年林则徐被贬新疆伊犁时,在甘肃境内的嘉峪关一带乘坐的就是这种大轱辘车。

 

        根据史料记载,这种车始于3100年前的西周,它的主要特点就是轴长轮高、适合在戈壁砾石上行驶。

        随着现代文明的日新月异,作为古代农耕文明时期的重要交通运输工具的大轱辘车,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被人们逐渐遗忘和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效率更高、速度更快的架子车、三轮车和拖拉机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出现和普及显示了交通运输业的发达。虽然大轱辘车失去了其使用价值,但它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一种艺术参照物,应该得到保护和传承。据了解,如今嘉峪关的大轱辘车几近绝迹,其制作技艺也几近失传,如若再不进行及时抢救和保护,再过十年或者几十年,大轱辘车的制作技艺就有可能真正成为历史了。

        近年来,嘉峪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过对大轱辘车制作工艺进行挖掘、调查、保护,确立了制作大轱辘车的传承人,以保护传承人的方式保护大轱辘车的制作技术,将大轱辘车制作工艺列为重点保护内容,给代表性传承人每年发放专项补助金,用于嘉峪关大轱辘车制作技艺的传承。


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主办 电话:0937-6328820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雄关广场东侧市政综合办公楼
www.jiayuguanstyle.cn -

陇ICP备18001288号-1

- Copyright@2011 Jiayuguan China ALL Reserved
请使用本网站浏览最佳分辨率:1920*1080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