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政务服务网英文 | 中文
丝路嘉峪关| 魅力嘉峪关| 欢乐嘉峪关| 人文嘉峪关| 民生嘉峪关| 转型嘉峪关| 影像嘉峪关
当前位置: 首页  >>  丝路嘉峪关  >>  历史遗迹  
嘉峪关历史沿革
来源:        日期:2024-03-10

嘉峪关城楼 (资料照片 威廉·盖尔摄于1908年)

霍去病西征雕塑  吕宁摄

        嘉峪关在春秋以前为西戎地。 战国到秦朝期间,塞种、乌孙、 月氏等都在河西生活过。《汉书·张骞传》载:“乌孙王号昆莫,昆莫之父,匈奴西边小国也。”《后汉书·西羌传》载:“旧在张掖、 酒泉地。”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 年),月氏与乌孙为争夺牧场, 张骞出使西域展开了激烈的争战,以张掖地区为中心的月氏势力强盛,称霸河西, 最终把酒泉地区的乌孙人驱赶到敦煌以西,迫使乌孙人归附于匈奴, 后来乌孙人又西迁至今伊犁河和伊塞克湖一 带,自此整个河西走廊被月氏所占领。汉前元四年(公元前176年),匈奴冒顿击破月氏占领河西,月氏人举族西迁到新疆伊犁河流域,部分未逃走的月氏人,与游牧于祁连山羌人杂居,称为小月氏,嘉峪关一带为匈奴所有。汉后元三年(公元前161 年),西迁月氏被乌孙逐出伊犁河流域。
        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以郎应募”,第一次出使西域,欲招大月氏还河西,共御匈奴。但张骞出陇西后被匈奴所劫,扣留十年后逃脱,经今嘉峪关玉门关(今石关峡)至大月氏、大夏等,其后河西之地也经历了较大的变革。汉元狩二年(公元前 121 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破匈奴右地,“始筑 (长城)令居以西,初置酒泉郡”,从此嘉峪关一带隶属酒泉辖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 119 年),博望侯张骞再次出使西域,从河西走廊经玉石障(今石关峡)赴西域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地,于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归长安。其后,西域诸国陆续遣使臣到长安,“丝绸之路”从此畅通, 河西走廊正式归入汉朝的版图。此后的变迁大致是:西汉属酒泉郡天依县境, 东汉为延寿县辖地,三国时为曹魏酒泉郡所辖,西晋为前凉张轨所统。东晋隆安元年(397年),嘉峪关一带归北凉沮渠蒙逊统辖。隆安五年(401年), 西凉李暠收定酒泉郡,嘉峪关为西凉统辖。晋朝后 200 余年间,酒泉诸郡纷争不休,各势力自建立政权。南北朝时期,北魏拓跋焘平定西凉,取武威、 张掖、酒泉诸地,并遣将驻守,酒泉属西凉州辖地,复为郡,嘉峪关仍归酒泉郡管辖。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酒泉郡,始置肃州(今酒泉),嘉峪关一带属肃州福禄县管辖。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属酒泉郡福禄县。大业十三年(617年),凉州李轨起兵反隋,自称大凉王,尽占河西四郡,建国大凉,改福禄县为酒泉县,嘉峪关一带为酒泉县管辖。唐武德元年(618年)罢酒泉郡,复置肃州。这一时期,唐与印度及中亚之间的文化交流甚广,河西走廊为中西来往的必经之地,石窟艺术的兴起,佛寺庙宇的兴建,雕塑、 壁画艺术的昌盛,都是当时文化繁荣的见证。现在嘉峪关南部的文殊山仍存留当时的文化遗迹。唐景云元年(710年),置河西节度使,治所在凉州, 仍设酒泉为肃州,嘉峪关亦属肃州辖地。唐大中五年(851 年),沙州(今敦煌)首领张义潮归唐,朝廷任张义潮为沙州节度使,嘉峪关一带受其统辖。唐中后期,吐蕃趁唐国力日衰,屡与唐发生战争,回鹘亦来侵扰,河西自此战祸不断,经济日趋贫困,民众流离失所,嘉峪关一带几经成为荒野之地。至唐末,唐朝已完全丧失对河西的控制,此时吐蕃势力渐衰,回鹘逐渐强大, 河西遂为回鹘所据。宋初,河西仍为回鹘地。宋宝元元年(1038 年),西夏攻破回鹘,统领河西,建立西夏国,河西一度归其管辖。南宋宝庆三年(1227年),西夏灭亡。元至元七年(1270年),置肃州路总管府,隶属甘肃行中书省,嘉峪关一带属肃州路管辖。
        明洪武五年(1372年),宋国公冯胜平定河西,截嘉峪关为限,以嘉峪关进而控制西域。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十一月,建立肃州卫嘉峪关所。自明初平定河西至弘治时期的 100 多年间,酒泉、嘉峪关一带划地以牧,教习农作,农户增加,经济日趋得以发展。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起义军将领贺锦占领甘州(今张掖), 肃州等河西各地都归附了起义军,嘉峪关也被起义军占领。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西征,直取秦陇,河西各郡县、卫所,包括肃州、嘉峪关一带归服,驻守甘州的农民军贺锦部也因力量悬殊而失败。清初,仍沿明制,甘肃属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行都指挥使司,肃州置肃州卫,嘉峪关为营,设守备。清康熙三年(1664年),改设游击。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卫所为州县制,肃州卫为肃州,隶属甘州府。雍正三年(1725年)裁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及诸卫所,置甘肃布政司,治兰州。雍正七年(1729年)升肃州为直隶州, 并置安肃道于肃州,辖二直隶州三县,军政沿用明代镇的编制置总兵,嘉峪关营属肃镇。乾隆年间(1736—1795 年)设巡检司,为嘉峪关地区设地方政权机构之始。明清时,凡市镇、关隘距县城较远的大抵都设巡检分治。
        民国二年(1913年),嘉峪关改称安肃道,后改称边关道,不久又改称 安肃道,肃州改为酒泉县沿用至今,嘉峪关由酒泉县管辖。抗日战争期间,东北、华北、东南的大片国土被日军占领,许多人流亡到西北,迁徙到酒泉, 酒泉人口逐增,嘉峪关变为名副其实的税卡,并有西北军阀军队驻守。此时, 关下居民 60 多户,约 500 人。1949 年 9 月 25 日,嘉峪关解放,属酒泉县辖地。 1955 年发现肃南镜铁山铁矿,1958 年成立酒泉钢铁公司,设立甘肃省嘉峪关市筹备委员会,嘉峪关仍属酒泉县管辖。1965 年成立嘉峪关市筹备委员会, 嘉峪关由嘉峪关公社管辖。1971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嘉峪关市革委会、酒泉钢铁公司合并成立地级市,为 “政企合一”建制,属甘肃省辖地级市, 自此嘉峪关划归嘉峪关市管辖。(文 胡雪)


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主办 电话:0937-6328820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雄关广场东侧市政综合办公楼
www.jiayuguanstyle.cn -

陇ICP备18001288号-1

- Copyright@2011 Jiayuguan China ALL Reserved
请使用本网站浏览最佳分辨率:1920*1080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