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政务服务网英文 | 中文
丝路嘉峪关| 魅力嘉峪关| 欢乐嘉峪关| 人文嘉峪关| 民生嘉峪关| 转型嘉峪关| 影像嘉峪关
当前位置: 首页  >>  丝路嘉峪关  >>  历史遗迹  
保护长城遗产 弘扬长城文化 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开展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
来源:        日期:2022-06-15

图为工作人员在对文物保护标志界碑和界桩进行描红工作。


        6月10日,在2022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大景区管委会(丝路长城文化研究院)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协同民革嘉峪关市委会、嘉峪关市慈善志愿者协会、嘉峪关建设集团公司、酒钢检验检测中心、甘肃荣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在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文物保护辖区范围内开展“保护长城遗产 弘扬长城文化”志愿活动。
        茫茫戈壁,夏天烈日炎炎,冬天寒风凛冽。恶劣的气候导致文物保护标志界碑和界桩的上油漆脱落,鲜红的字迹褪去了颜色,做好文物保护“四有”工作,标志碑和标志牌也在保护范围之内。暗壁长城1-4段和暗壁壕堑1-2段为明代时期古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点为峪泉镇黄草营村一组800米处黑山山梁上,止点为嘉峪关关城外城闸门墩处。一年来,野外巡查之余,黑山岩画保护研究所职工已完成了部分文物保护标志界碑和界桩的描红工作。界碑为正反两面,字数较多,高度较高;界桩分为四面,每面书“长城保护”四字,相比界碑虽字数少,但由于高度较低,需蹲下或坐下描红。暗壁长城和暗壁壕堑每隔50米设置一座界桩,数量多且分散,描红具有一定的难度。为顺利完成任务,志愿者们迅速分工,各自到达指定位置,身着深蓝色的工作服的他们,此时就像绽放在戈壁滩上的马莲花,很大程度推进了描红工作进度,为文物保护工作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黑山岩画保护区自然景观奇特,旅游资源丰富,是我市重要的丝路文化、长城文化资源,也是我国境内众多岩画具有明显地域特点的一处文化遗产。岩画从战国延续到明代,反映时限跨度大,涉及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磨子沟位于嘉峪关市峪泉镇黄草营村三组西北的黑山东麓,6幅岩画分布于沟内独立山体和崖壁上。在磨子沟,志愿者们对界碑表面进行清理后,兑好油漆和橡胶水,拿起毛笔一笔一划地描红。骄阳似火,汗水湿透了志愿者们的头发和衣衫,油漆弄脏了衣服和鞋子也毫不在意,他们用任劳任怨、勤勤恳恳无私奉献,为传承弘扬长城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志愿者通过了解黑山岩画,参观田野文物、捡拾垃圾、描红碑文等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了解长城文化,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志愿者们表示,保护长城遗产、弘扬长城文化不仅是文物工作者的义务,更是广大志愿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家一定会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保护好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根脉,在学习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中不断提升文物传承与保护的智慧与力量。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望精神家园,让后人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流痕,留得住文化根脉,为“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西部明星城”贡献自己的力量,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通讯员林针针 彭志文)

        来源:嘉峪关新闻网


中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主办 电话:0937-6328820 地址:甘肃省嘉峪关市雄关广场东侧市政综合办公楼
www.jiayuguanstyle.cn -

陇ICP备18001288号-1

- Copyright@2011 Jiayuguan China ALL Reserved
请使用本网站浏览最佳分辨率:1920*1080

甘公网安备 620201020000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