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新华网发布了一组嘉峪关关城航拍,
盛夏清晨的阳光照射在嘉峪关城楼上,
城楼宛如镀了一层金,
带大家感受关城别样的美~
【“飞阅”中国】“天下第一雄关”沐金色晨光 新华网发(成林 摄)
嘉峪关关城名片
1987年,嘉峪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地名录》。
明代嘉峪关是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统辖区域称为嘉峪关防线。地方志记载:“嘉峪关长城起于卯来泉之南,讫于野麻湾之东北”。嘉峪关防线西南起祁连山北麓红泉墩,南至肃南县境内卯来泉堡,西至玉门市境内骟马城以东,北至花城湖以北金塔县境内,东至肃州银达镇两山口堡以西,东南至肃州金佛寺堡,整个防线宽阔纵深百里多。防线上的人工长城倚凭嘉峪关境内及其周边峡谷、崇山、湖沼等天险,与地理地势紧密结合,浑然一体,构成庞大军事防线。
嘉峪关关城在嘉峪关市区西南6公里处,位于嘉峪关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地势最高的嘉峪山上,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向北8公里连黑山悬壁长城,向南7公里,接天下第一墩,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主宰,自古为河西第一隘口。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从初建到筑成一座完整的关隘,经历了168年(1372-1539年)的时间,是明代长城沿线九镇所辖千余个关隘中最雄险的一座,至今保存完好。1961年3月,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得有“天下雄关”、“连陲锁阴”之称。
嘉峪关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关城以内城为主,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城高10.7米,以黄土夯筑而成,西侧以砖包墙,雄伟坚固。内城开东西两门,东为“光化门”,意为紫气东升,光华普照;西为“柔远门”,意为以怀柔而致远,安定西陲。门台上建有三层歇山顶式建筑。东西门各有一瓮城围护,西门外有一罗城,与外城南北墙相连,有“嘉峪关”门通往关外,上建嘉峪关楼。嘉峪关内城墙上还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楼共十四座,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整个建筑布局精巧,气势雄浑,与远隔万里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
丝路古道与万里长城在祁连山脚下交汇,
这里是甘肃·嘉峪关
这里有故事,
这里承载着过去,
也憧憬着未来!
陇ICP备18001288号-1
- Copyright@2011 Jiayuguan China ALL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