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作为一种情感,
似乎存在于每一个成年人的心中,
那种绵绵的回忆也似乎无法寻找。
但是,
在嘉峪关文殊镇塔湾村有个乡村记忆馆,
把缥缈的记忆付诸真实的物件,
看的见 摸的着,
用这些活化记忆来延续我们的记忆,
成为看得见的历史,
留得住的乡愁。
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民生活水平地不断提高,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与此同时,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却略显单调,文殊镇塔湾村乡村记忆馆开馆后,不仅弥补了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体现了美丽乡村建设文明的进步。
走进乡村记忆馆,一种质朴、亲切地感觉悠然而生,一角摆放着早期农村耕种的各种劳动工具,每间房屋内,呈现的都是不同年代的陈设和老物件,煤油灯、方盒子收音机、搪瓷洗脸盆,黑白电视机,承载了不少人儿时的记忆,为了让乡村记忆馆更加贴近乡村生活原貌,体现原原本本的农村生活,文殊镇塔湾村党支部书记梅建国最终决定将自家院落改造成现在这座乡村记忆馆。
梅建国告诉记者,前几年,我刚到村上的时候,喜欢收集一些老物件,在平时碰到了,就去收集,偶然有一次出差,到外地去,看到好多地方人家都有这些老物件的展馆,通过老物件,它传承一种精神,所以说让我更加坚定了信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非常矛盾,非常犹豫,既然要把这些老物件要展示出来,展示给大家还是有一定困难的,经过我再三的考虑,最终就下定决心把自己家的院落,把里面的家具,生活用品,全部都清出去,重新进行了整改,重新进行了打造,装了一些柜台,还有一些乡村发展的东西,就把他做成了乡村记忆馆。
梅建国告诉记者,乡村记忆馆的每一件展览品都非常的来之不易,花费了他和村民不少等心血和时间,有时为了获得一件有价值的物品,甚至多次拜访,软磨硬泡才有了现在这么多展览品。
梅建国说,在这个物件收集的过程当中,也是遇到过困难。我记忆犹新的是一件小秤,是咱们六七十年代,当时药店里面称药材的,特别小,看起来特别精致的,当时我就想着把它作为六七十年代有代表性的物件,收集到场馆里面,但是农户有点舍不得,后来我也是通过多方面关系,找其他的人去做了工作以后,农户最终是把这件心爱的宝贝,放到场馆里面来了,收到这件宝贝,我特别的高兴。
除此之外馆内还有很多塔湾村发展奋斗历程的珍稀照片和近年来获得的各项殊荣以及流传的家风家训,这些点滴无不记录着塔湾村发展,这些老的、传统的物品,不仅是对乡村生活和文化传统的回忆,更能让人忆苦思甜,让年轻一代借此了解村情民俗,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就,让更多前来参观的人感受到真正的乡风文明。
陇ICP备18001288号-1
- Copyright@2011 Jiayuguan China ALL Reserved